前言背景

前不久,在微信上看到一篇题为《运维的本质是什么?》的文章。以下是文章部分摘录:

"五一的时候看到一个微博,infoQ发布一篇文章说运维的本质是“可视化”,这个观点不知道出自哪里,但是非常可笑。很多观点都是出自没有实际经验的人,这是技术界的悲哀,作为一个从事多年一线运维的普通工程师,我常常给新来的同学讲,什么是运维最本质的东西?很简单,运维的本质是“可控”。

---摘自微信号:运维帮《运维的本质是什么?》,然后作者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可控:稳定性、性能、安全。

对于运维的本质是什么,我想大多数苦逼的运维人员都苦苦思考过。作为苦逼中的一员,我也想说说我个人的看法。

我认为运维本质是:

1.保障(业务稳定运行)

2.盈利(帮助业务/公司盈利)

一个重要的事实,我们必须承认:目前国内的IT运维基本上还是处于救火队的行列。在各大招聘网站上,对于运维人员的招聘要求中,“7*24”这个字眼我们并不陌生。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是啥?简单的意思就是一周7天,24小时时刻待命救火,全天候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,更深入一点的意思就是全年每天24小时时刻待命救火,保障业务稳定运行。

曾记得,我毕业入职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技保(技术保障中心)。技术保障,其实这个词就体现出了运维的一部分本质:

第一、你必须有技术;

第二、你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负责业务有保障;

所以说,运维第一个最本质的东西,就是有保障。

在说盈利之前,我想到另外一个事情。经常听到有人说,运维在一个企业里无地位、无等级、无白天黑夜之分,且在领导看来,就是一个花钱的部门。

表面上来看,确实这样,运维们每天疲于奔命:或扛着服务器游走于各大IDC、或奔走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技术支持、或埋头处理各类突发故障、抑或在听在某位领导的训斥,又在背着一个永远也甩不掉的黑锅,一年从头苦逼到尾,也没给公司带来啥利益。

然而,事实上,作为公司的运维人员,短期内确实看不到给公司带来的盈利。但是,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变这一切,从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转向台前,从被动地位转移到主动地位。靠什么?靠的就是你手上的数据。

作为一线运维,你不是独立的,而是与公司各个部门紧密联系的,尤其是赚钱的部门(项目部);

作为一线运维,你手上掌管着公司所有的服务器,也就是说,你已经掌握了公司的所有数据,当然,也不排除大公司内权限分的很细,你根本拿不到数据,你可能只是服务器提供者。如果你知道去哪里,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;

作为一线运维,你可以尝试着听听运营或者项目的需求,你可以站在运维(大数据运维)的角度,帮他们分析运营相关数据,比如游戏里经常会进行各类活动,你可以:统计参加活动的玩家数量,参加活动的玩家等级,参与玩家的持续度(假如这个活动持续十天,某个玩家持续几天都参加)等等一系列数据进行收集,然后统一进行展示(可视化),通过直观的图表,对运营人员有直接的指导作用,比如,下次进行同类的拉收入活动,持续几天为最佳;给出的奖励物品哪个等级的玩家最有需求等等。一旦你得到了项目的认可,你对公司盈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可能在年底的年会上,公司领导就会改变对你的看法,你自然而然地慢慢就从幕后走到了前台,当然,需要是英明的领导!

我为什么在文章开头摘录这段文字呢,其实,也没有别的意思,只是觉得infoQ上发布文章的作者说的运维本质是“可视化”,这,一点也不好笑,因为我觉得他已经意识到运维的关键点,展现自己,让运维体现自身价值。而摘录的这篇文章作者所说的运维的本质是“可控”,也没有错,只不过作者还是停留在传统运维的阶段,所谓"可控",即让各类故障处于可控范围,也就是有保障的层面。说到底,我只是综合了二位的观点,同时也阐明二位的观点并无冲突,也可能因为我是游戏业务运维,所以考虑问题的方式从业务的角度出发。不管怎么样,还是要向两位作者致谢,感谢你们为思考运维人员出路而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在如今风起"云"涌的互联网时代,各种云、各种大数据、各种自动化高端技术出现,可能恰恰是给了运维绝好的翻身机会:利用高可靠自动化保障业务稳定运行,利用云技术、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、展示,指导运营为公司盈利。

以上仅代表个人拙见,不针对任何人,仅供参考。